「活化廳」的理念:

「藝術活化社區」?

「活化廳」的成立正正提問「藝術活化社區」這句話的內涵意義。在城市發展的過程中,藝術/活化/社區之間彼此的關係?藝術/藝術家可扮演什麼角色?應以什麼形式的藝術?如何活化?什麼是社區?「藝術>活化>社區」還是「社區>活化>藝術」?當代藝術的發展愈來愈重視藝術的社群性與社會脈絡,當中與社區持份者可建立什麼關係?

藝術/非藝術

「活化廳」紮根於上海街,一個充滿本土特色卻又面對老化和變遷的社區。我們認為社區藝術並非孤芳自賞的小眾興趣,也非「生產/消費」的單向接收經驗,反之,社區藝術可以是一種建立在隨年月累積的生活關係,並藉當代藝術的參與性手法,介入市民大眾對社區的記憶情感、人情網絡,進而開放大眾認識事物的好奇心,主動發掘,討論和參與。

社區/非社區

社區不是物理空間上的地域分界,更重要是當中持份者所構成的生活價值和關係網絡。生活在社區的人積累了對地方的感情,但隨城市的急速轉變,這些情感便變得難以把握,漸漸失去自身對所處社區的持份感覺。所以,社區藝術的可能性,正恰不應止是單向的生產/消費的關係,而是在經年累月的情感基礎下,培養一種分享關係,長遠地,使之建立一種社區持份者的自覺,進而主動的參與,重新建立社區的關係,而這一點正正是藝術可以把人們與社區建立起互聯所扮演的獨特角色。

社區作為方法

社區,不能僅是想象而來,必須建立在一長時間平臺上的彼此觀察認識、交流和對話之上,我們活化廳正是希望為藝術工作者提供如此一個接駁社區的網絡平台,配合我們對於投入社區的長期認知,接合社區大眾的人脈,彼此相互合作、認識、學習和欣賞。

我們鼓勵藝術家透過如持續落區的資料搜集、訪問等種種社區考察的方法,按著搜集回來的這些經驗,在不同主題的藝術計劃加以回應轉化,讓藝術真正活化社區,也讓社區活化藝術,建立一個藝術/社區的雙互交通點,拉近藝術家與社會的接觸面,也提供一個讓藝術家思考創作的公共性與本土性的平台。

藝術觀眾/非藝術觀眾

最後,我們希望強調社區藝術的對象,應該為所處身社區的街坊持份者。是以對話方式引使這些參觀者參與討論和交往,我們期望這些經驗能製造參與者更具認同的轉向。隨年月積累,活化廳的社區關係經已與社區緊密扣連,無論是每天茶完飯後來涼冷氣的老伯,𠲖嘩鬼叫放學就來畫畫塗鴉的南亞小朋友,夾著半咸淡廣東話拉著職員一吐家中不快事的新移民主婦,又或是,社區組識借用開會的地方,這些關係中彼此的默契,都不能被量化反映,卻無疑已把街坊/藝術/生活結合成一整體,也讓我們體驗到讓別具人情和意想不到多姿的社區活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